2024年7月24日,“新的融合——南北朝歷史文化特展”在南京市博物館多功能展廳盛大開幕。這是南京首次舉辦的以南北朝歷史發展與文化交流互動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展期將持續到12月15日。
展覽分為南北并峙、胡漢融合、中外交流三個部分,展示了南北朝時期,各民族文化在華夏認同下相互交融,形成隋唐多民族國家開放統一的精神基礎;也正是因為這種交流互通、包容互鑒的特性,中華文明才能不斷轉化發展、延綿不斷。
壹 南北對峙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南北政權長期并立對峙局面的歷史時期,也是中國文化史上“南”“北”觀念初次形成的時代。軍事對抗、權力爭斗是這一時代的注腳,伴隨而來的是地理的分隔、政權的分裂和文化的沖突。然而,這種激烈的沖突中蘊涵著促進南北融合、走向統一的巨大力量。
南朝· 銅弩機 南京秦淮河出土 △南京市博物總館藏 此件弩機是一種大型的特殊弩,稱為床弩。使用時將一張或幾張弓安裝在弩床(即發射臺)上,絞動后部的輪軸合力發射,射程遠,威力強大?!端螘贰赌鲜贰返任墨I中記載,“神鋒弩”在都城南京的城防戰中極為重要。
北魏· 釉陶雞冠帽騎馬俑 司馬金龍墓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藏 重騎兵在中古時期戰爭中具有顯著的優勢地位。他們在拓跋燾統一北方、飲馬長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甲騎具裝俑是十六國及北朝時期墓葬中最具時代特色的一類俑。
貳 胡漢融合
南北朝時期,胡漢關系深刻地鑲嵌到南北關系之中,二者密不可分。經過長期沖突、對抗,各民族之間逐漸磨合并互相影響、走向融合。在南北人群的交流、互動中,最終形成“中華”這一新的民族認同。
西漢·“平城”銘瓦當、北魏· 獸面紋瓦當 大同操場城一號遺址出土 △大同市博物館藏 北魏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是在漢朝的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從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興元年(398年)七月遷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共建都于此97年。
北魏· 彩繪陶俑一組 △偃師商城博物館藏 衣冠服飾體現一個時代人們的審美情趣和社會風尚。南北朝衣冠服飾的樣式變化頻繁。南朝士人以寬衣大袖、褒衣博帶為時尚,婦女流行窄袖緊身、上儉下豐的款式,影響了北魏洛陽時代的衣冠。
叁 中外交流
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需要不斷吸取外來優秀文化和精神力量。南北朝時期是絲綢之路上不同民族與部族遷徙輾轉、互動交融的時期。通過貿易往來與宗教傳播,中華大地不斷發現著新世界,世界的文化也逐漸融入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中。
南朝宋· 玻璃碗 江蘇句容春城南朝墓出土 △句容市博物館藏 該玻璃杯具有典型的薩珊玻璃風格,應為來自薩珊王朝的舶來品。南京、鎮江一帶出土進口玻璃器中尤以此器最為完整和精美,為研究南北朝時期中外交往交流情況提供了重要資料。
北齊· 青釉獸面紋尊 山西太原王郭村婁睿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此器運用貼花裝飾技法,器蓋、器身等處大量使用蓮花等佛教元素的紋飾,反映了當時佛教的流行。
本次展覽得到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太原市博物館、大同市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徐州博物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偃師博物館、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句容市博物館等文博單位的大力支持。展覽匯聚302件(套)珍貴文物,以歷史人物為線索,幫助觀眾去了解那個復雜的歷史時期,去感知各種沖突下的民族融合、文化認同與傳承發展。
觀 展 指 南展覽名稱新的融合——南北朝歷史文化特展展覽地點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多功能展廳展覽時間2024年7月24日至12月15日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8:00(16:30停止售票)每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和特殊情況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