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在大平原見過,在漢唐歷史中見過。 那是一千多年前,契丹民族長途跋涉,跨越千山萬水,為了生存成長,連年征戰,也是為了和平。 它們沉默無語,它們無需言語,這個曾經見證過中國最高的木塔,看著人來人往、星辰輪轉。 風吹草低見牛羊,深愛的一首大氣詩,也許人人心底都有同樣的痛。 你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曾經叱咤一世,歌嘯半生,一朝玉山傾倒,酩酊大醉于山巔。 腳下云霧翻涌,頭頂霹靂炸響,身邊狂風呼嘯,這一切,只不過在杯中酒上掠過了一層魚鱗似的波紋。
直入云霄的應縣木塔,建成于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距今968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的樓閣式木構建筑。。 作為樓閣式木塔,高67.31米,采用純木結構,依靠斗拱、梁架等木構件的巧妙組合和相互支撐,形成了穩定而堅固的整體結構。 塔身“六檐八角,上下皆巨木為之”,平面八角,六檐五層,每兩層之間都設有一個暗層,實為九層,形成了“明五暗四”的獨特布局。 木塔的內外裝飾十分精美,塔身各層檐下均設有斗拱,斗拱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既具有結構功能,又富有裝飾效果。 塔內還供奉有塑像,以及壁畫、雕塑等藝術品,展示了遼代文化的繁榮。
應縣木塔歷經多次地震而不倒,其抗震性能得益于其獨特的建筑結構和精湛的施工工藝。 浴千年風霜雨雪,抗無數雷擊地震,乃至箭鏃炮擊,屹立依然。 歲月的風霜斑斑點點灑在塔上,與秋雨一起,伸手一觸,有季節的秋意,也有歷史的秋意。秋雨無聲,銀灰色的雨絲斜斜地飄揚開來,撐開傘,方聽得淅淅瀝瀝的雨聲。雨水打濕樹枝,傘骨冰涼,執傘的手也冰涼。 契丹,這個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民族,起源于中國東北地區,以游牧為生,后來逐漸發展壯大,建立了強大的遼朝。 遼朝時期,契丹民族與中原的宋朝形成了長期的南北對峙局面,但正是這種交流與碰撞,促進了文化的融合與發展。 契丹民族在繼承唐朝文化的基礎上,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遼文化。 他們不僅學習了中原的農耕技術、手工業和商業貿易,還吸收了儒家思想、佛教文化等,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體系。
九百年前的匠人采木于此,斧錘的釘鑿聲由近及遠,遠到九百年前的風雨中。那風雨是遼代的風雨,很多年后,還有遼朝的風雨。前朝的風雨煙消云散,前朝的風雨亦不絕不止。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膾炙人口的《敕勒歌》,生動地描繪了契丹民族及其祖先生活的草原風光和游牧生活。 敕勒川,作為草原文化的象征,見證了契丹民族從游牧到定居、從草原到中原的遷徙與融合過程。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契丹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勇氣,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歷史。 在雄渾廣闊的田野上,契丹人與漢人共同勞作、共同生活,共同書寫了民族融合的壯麗篇章。 天地正蒼茫,前心不可忘,隔在遠遠鄉。古老的應縣釋迦塔,是深情的回望,更是中國文化的深深敬意。 風雨如晦,風吹雨,風里有雨,雨帶著風,風雨不止。 銀灰色的細絲交織出一張韌而細密的網,人在網中,世事在網中。
|